中文

English

尊龙凯时纳米流式技术助力放疗副作用机制突破

发布时间:2025-08-20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在国际代谢领域高分期刊《Cell Metabolism》最新发表的研究中,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EVs)介导放疗后肌肉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利用ApogeeFlowA60MicroPLUS纳米流式仪进行EVs分泌动态的精准量化,为关键病理机制的发现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验证据。这一方法学的严格性得到了高影响力期刊的认可,在闫卫教授团队的多组学研究中,纳米流式检测技术被成功整合进标准化实验流程。

尊龙凯时纳米流式技术助力放疗副作用机制突破

研究团队采用ApogeeFlow系统对肿瘤源性EVs进行了绝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放疗的小鼠乳腺癌模型(4T1/Ctrl-RT)分泌的EVs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数据直接支持了“放疗触发肿瘤EVs超量分泌”的核心假设,为后续的机制探索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学设计通过《Cell Metabolism》的审评,突显了纳米流式技术在复杂生物系统研究中的可靠性。

在治疗策略的验证阶段,ApogeeFlow提供的客观数据成为了区分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分泌抑制剂GW4869显著降低了EVs的数量,而抗纤维化药物Losartan对EVs的分泌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这种量化差异准确揭示了Losartan通过阻断SRM蛋白修饰而非抑制EVs的释放,来缓解肌肉损伤的作用模式,这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该技术还被用于分析癌症患者的血浆样本,发现乳腺癌与肺癌患者在放疗后血浆EVs粒径分布向80nm偏移,而结直肠癌患者则未见此现象。该发现与动物模型数据相互印证,揭示了肿瘤类型特异性的EVs分泌规律。

本研究中使用的ApogeeFlowA60MicroPLUS系统,精准覆盖了肿瘤分泌主要EVs亚群的检测范围。通过NIST可追溯标准品(批号#1493/#1426)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了定量数据的可比性。这些方法论细节已被纳入《Cell Metabolism》的补充材料,体现了顶级期刊对技术严谨性的高标准。

该研究不仅为放疗副作用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更巩固了纳米流式技术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基于高影响因子期刊的严格审稿,ApogeeFlow系统在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证。尊龙凯时将致力于推进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共同向前推进生物医疗领域的进步。